top of page
作家相片亦成 張

中文「俗言語感」和「文言語法」

正如同我想說明的,古代人將漢字分為文言與俗言使用


文言可能是「一字一意」


俗言可能是「用十二默認詞介+字係」運作



窮:(貧之)


現代中文的「窮」,有「永之」與「貧困」的意思

但是我想,古代的窮,應該是指「永之」,而不是貧困

譬如佛經經常講的:窮盡一切、窮其…等

似乎都是「永之」的意思,窮和永有甚麼差別?

窮是動詞,永在古代的可能是名詞(這是一個猜測)

而對於現代來說:


俗語以十二詞介是這樣用的:


(永)於(~)


文言上「可能」是這樣的用的:


窮(~)


事實上也就同:

(永)於(~)=窮(~)

(永)於(極樂)=窮(極樂)

(永)於(究理)=窮(究理)



古代人的話,可能每個字意都分成三種型式(這是推測而已):


群,是名詞

諸,是冠詞

等,是助詞(現代作「們」)


也就是:群之(~)=諸()

群之(人者)=諸(人者)

群之(臣子)=諸(臣子)


亦群(~)=(~)們

(三人)所群=(三人)們

(小賊)所群=(賊)們 

古人用文言可能寫成:

(三人)等

(小賊)等


你可能覺得「語感」有點奇怪

因為現代中文的「語感」就是文法規則

將「各種字詞」的「可能字係」作為同樣意義

而在所有不同狀況下,都要替換「對於現代指稱同意的字詞」


(其實現代很多語言都有這個狀況,畢竟現代語言講究「語感」

而不是「規則文法」)


至於你說像現代英文或日文那樣的超多例外狀況與不規則用法的文法,我稱之不規則文法


例如似「=」的各種可能語氣概念:

他是我爸(用直接的語氣時表達「似=」概念時,用「是」)

他就我爸(用理所當然的語氣表達)


但是如果你用

他是吾父

他就吾父


而「乃」,也表達類似意思,但是你會聽起來很奇怪,如:

他乃我爸


這個時候,你會變成這樣說:

其乃吾父


第二狀況:


小明他是人


小明他是人類

你說成人類時,你會覺得「小明」好像是一種動物


但是人和人類其實是同意的,都是動物沒錯,但是說成人類

大家會覺得好像是「一種異種生物」,譬如覺得他是異種人類,或是我不是人類時會這樣說


上二者,就是我所謂的「中文語感」



..........(未來將會持續補充所有古代文言與現代俗言的差別)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造字偏旁部首.文言考

知非而言是,騙 字根:(馬上)般(編造) 三字經:? 誠之而失諾,謊 字根:(諾言)如(荒廢) 三字經:失所諾 本無而使有.造 字根:(行之)於(告有) 三字經:無使有

現代用字可能錯誤表

青(我推論其為淡藍色) 青青河上草 我覺得可能是指:(青青)的(河)和(上面)的(草) 而不是:(青青)的(河)的(上面)的(草) 都已經有「綠」了,為甚麼還要造「青」?且「青」若可以是綠色或淡藍色 我覺得並沒有意義,不管這個推論是否正確,在民國文法中...

Comments


關聯論

​A使B=B由A

屬為論

​A乃B=B是A

對象論

A受B=B於A

印象論

A如B=B般A

描述論

​A的B=B所A

​或(可能論)

  

和(複合論)

bottom of page